新闻快讯

新闻快讯

系部快讯

首页 » 新闻快讯 » 系部快讯 » 正文

三下乡 | 传承非遗经典,赋能文化自信

发布时间:2024-07-26 浏览量:

内容概括:

  7月24日下午,电气系“传承红色基因,发展非遗文化”实践队成员们前往武乡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八路军文化园和武乡县文化馆,通过体验书法、顶灯等,大家感受到非遗文化的视觉冲击和艺术魅力,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厚底蕴。

书汉字之韵

  首先,实践队员来到武乡县文学艺术届联合会。走进书法展览厅,一股浓厚的墨香扑面而来,仿佛是岁月沉淀的芬芳。墙上悬挂的一幅幅书法作品,犹如一位位智者在默默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传承。在参观的过程中,他们被书法作品的艺术魅力所折服,深刻地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每一个字的形态、结构和笔法,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书法不仅仅是文字的书写,更是一种心灵的抒发和文化的传承。

  队员们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亲自拿起毛笔,体验书法创作的过程。当毛笔轻轻触碰到宣纸的那一刻,他们便感受到书法带来的乐趣,然而,想要写出一手漂亮的字并非易事。起初,毛笔似乎不听使唤,笔画粗细不均,结构也歪歪扭扭,经过武乡县文联主席张红伟的指导,实践队员们逐渐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技巧,慢慢地找到了感觉。

  临别时,张红伟主席提笔赠予三下乡队伍一幅字,“传承红色基因,发展非遗文化”。

武乡顶灯

  随后,实践队员们到达八路军文化园观看顶灯表演。表演一开场,就以其独特的形式吸引了队员们的目光,表演老师头顶装有蜡烛的碗,随着步伐的移动和身体的摆动,展现出各种各样的情节和故事,那整齐而有力的舞步,巧妙多变的队形,无不彰显着演员们的精湛技艺和团队协作。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顶灯这一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实践队员与艺术家进行交流并体验了这一过程,首先把碗固定在头顶,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保持平衡和稳定,最后在艺术家们耐心的指导下,他们渐渐沉浸其中,成功顶起了灯。

武乡鼓书

  武乡鼓书起源于武乡农村,因主要伴奏乐器是土制月琴又名武乡琴书。是山西省的主要曲种之一。在八路军文化园,老一辈艺术家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将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展现得淋漓尽致。

武乡县文化馆 

  接着,实践队员来到武乡县文化馆,参观各类非遗艺术品,领略非遗艺术的魅力。

千佛塔

  最后,大家到了武乡的地标性建筑——千佛塔。这是一座瘦高挑的八角十三级攒尖顶清代砖塔,如一把利剑直插霄汉,至今已经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实践队员纷纷驻足观看,深刻感受到了武乡县深厚的历史底蕴。

  通过此次非遗探访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了解到了武乡丰富的非遗文化知识,拓宽了艺术视野,真正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底蕴和深厚的文化魅力。

  在他们看来,非遗不仅仅是一项技艺,更是历史的沉淀,每一项非遗的背后都有传承人的坚守和打磨,也正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才会让华夏文明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艺术视野,真正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底蕴和深厚的文化魅力。

  在他们看来,非遗不仅仅是一项技艺,更是历史的沉淀,每一项非遗的背后都有传承人的坚守和打磨,也正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才会让华夏文明变得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