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建知识

本站首页 >> 评建知识 >> 正文

评建知识

合格评估知识问答1

合格评估知识问答1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哪些重要任务?答: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

2.什么是教育教学思想?

答:指学校关于大学生教育与发展、教育教学与社会的关系、教学工作的地位、教育教学质量及其保障等的思想观念。

3.什么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答: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

4.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发展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简称质量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有:①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②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③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④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⑤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⑥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

2011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简称本科教学工程),建设内容有:①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建设,②专业综合改革,③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④实践创新能力培养,⑤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5.什么是新建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新建本科院校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家为优化高等教育布局,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需要,经国家批准建立的一批地方普通高校。据统计,1999年至2010年3月,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已达314所。

新建本科院校的基本特征是:①具有地方(行业)性特征的服务面向;②以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目标;③与业界合作的人才培养需要;④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⑤注重实践的培养过程;⑥多元化结构的师资队伍;⑦服务导向的管理理念和制度。

6.哪类高校参加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答: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是针对未参加过上一轮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各类新建普通本科院校,包括经国家正式批准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学校(不含独立学院)。其中已评估过的有89所,参加合格评估的院校有225所。

7.合格评估的指导方针是什么?

答: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8.合格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总结起来为“四个促进、三个基本、两个突出、一个引导”。

1)促进经费投入,促进办学条件改善,促进教学管理规范,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2)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标准,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得到保证。

3)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突出为地方(行业)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

4)引导新建本科院校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9.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强调:一是落实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二是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三是强调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培训;四是强调教学经费保障;五是强调专业和课程建设;六是强调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七是强调“以学生为本”,突出强调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八是强调社会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以及就业情况考察。

10.合格评估有哪些新理念和新举措?

答:与上一轮水平评估工作相比,合格评估具有三个新的理念:学校为主体的理念、为学校服务的理念、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采取的新举措有:①加强分类指导,进行分类评价;②淡化评估等级,减少功利性;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常态监控与评估考察结合;④重视评估过程管理,改进专家工作方法;⑤加大参与力度;⑥国家承担全部评估经费。

11.合格评估由谁组织和实施?

答:由教育部高教司负责制订合格评估工作方针、政策,指导并监管实施。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学校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指导学校开展评建工作,检查学校整改工作的落实情况。

12.合格评估工作程序和学校工作要点是什么?

答:合格评估主要程序包括:学校自评、数据分析、现场评估、结论审议和整改提高五个环节。

学校合格评估工作要点包括专家进校前的自评自建、配合专家进校考察和专家离校后的整改三个方面:

1)专家进校前学校自评自建工作是合格评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加强组织管理,提供组织保障;评建材料准备;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系统的填报与运用;自评报告撰写、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等阶段。通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切实加强内涵建设,实现以评促建。

2)专家组进校期间,学校要以平常心、正常态对待评估,以学习心、开放态参与评估;以积极主动的精神面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严明守信的评估纪律,配合好专家组或专家独立开展工作,与专家平等交流,营造风清气正的评估氛围。

3)专家组离校后,学校要认真地梳理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整改方案,围绕完善校内质量保障体系,抓住核心有针对性的进行整改,巩固和深化评估成果,形成整改报告并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部评估中心,使学校各方面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13.合格评估的结论是什么?

答:合格评估结论分为“通过”、“暂缓通过”和“不通过”三种,经专家委员会审议和教育部审定。

“通过”的院校,进入下一轮普通高等学校的审核评估,学校针对合格评估中专家建议所进行的整改情况作为审核评估的重要内容。

14.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有哪些内容?

答:一级指标(7个):1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2教师队伍、3教学条件与利用、4专业与课程建设、5质量管理、6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7教学质量。

二级指标(20个):1.1学校定位、1.2领导作用、1.3人才培养模式、2.1数量与结构、2.2教育教学水平、2.3教师培养培训、3.1教学基本设施与利用、3.2经费投入、4.1专业建设、4.2课程与教学、4.3实践教学、5.1教学管理队伍、5.2质量监控、6.1学风建设、6.2指导与服务、7.1德育、7.2专业知识和能力、7.3体育美育、7.4校内外评价、7.5就业。

主要观测点有39个。

15.合格评估工作“十不准”评估纪律是什么?

答:为了减轻参评学校负担,营造风清气正的评估风尚,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调研工作纪律的通知》(高教司函[2009]230号),对专家进校考察评估提出十项纪律要求:①领导不迎送专家;②不安排各种形式的宴请;③不安排接见;④学校不召开汇报大会(包括开幕式和闭幕式);⑤不组织师生文艺汇报演出;⑥不在网络和媒体上做宣传报道;⑦不造声势(包括校内张贴欢迎标语、悬挂彩旗等);⑧不送礼物;⑨不超标超规格安排食宿;⑩专家组不组织学生现场考试。

“十不准”评估纪律是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基本纪律要求,即“红线”。它从“保证评估工作常态、杜绝形式主义、集中精力教学”三个层面来维护评估工作的严肃性、公正性,树立风清气正的评估工作的新风尚、新形象,保证评估工作健康可持续开展。

16.学校应如何正确对待合格评估工作?

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是建立健全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也是质量保障的主体,合格评估应成为学校自身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首先,学校要结合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开展自评自建,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切实加强内涵建设,实现以评促建。其次,在评估准备过程中,以平常心、正常态迎接评估;以学习心、开放态对待评估。要坚持并保证将接受评估与日常教学工作有机结合和协调开展,确保教学常态,不搞临时突击,业绩不夸大,问题不隐瞒,数据不造假。

学校的平常心态要从上到下传递,平常心和正常态要建立在三个基础之上:一是对评估目的有正确的认识;二是对整个评估的思路、内容、要求、环节、程序等有充分的了解;三是对自身校情有充分的认识。

17.学校开展评建工作应处理好哪些关系?

答:开展评建工作,学校要认真研读合格评估方案,准确理解评估方案的精神实质和每一个指标内涵,树立正确的评估价值取向,并在学校评建工作中注意处理好以下一些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指标体系的要求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在对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基础上组织开展各项建设工作,学校办学条件在短时间内会得到显著改善,体现了以评促建的成效。但是,学校必须整体理解指标体系,要避免“满足指标要求”,要结合学校实际来理解指标体系,使评建工作与学校长远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因此,学校应以指标体系要求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来开展评建各项工作。

二是正确处理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两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许多软件指标是以硬件指标为基础的;硬件指标是条件性的居多,软件指标更多的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其落实,所以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作为整体来设计学校工作,有效改变原有误区,即认为只要“硬件足够硬”,足以显得“软件也不软”的错误理解。

三是正确处理评估工作与日常工作之间的关系。要将评建过程寓于日常工作之中。评建机构主要是分析评估指标,找出差距,明确评建任务,检查任务落实,重点应放在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建设上,放在强化教学管理上,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日常建设应由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负责,评估机构不能代替职能部门开展评建工作。这样才能通过日常工作,达到以评促建的效果。

四是正确处理好合格评估与建立长效机制的关系。目前这种周期性的评估是相对集中的评估,是很有必要的一项综合性评估。但是要注意防止一种不良现象,在取得好的评估结果后,就出现了松劲,甚至严重滑坡现象。因此,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有效的学校自我评估制度,对学校教学基本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应该始终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改进。